推進標準化建設提升基層站隊“三種能力”
來源:《管道保護》雜志 作者:鄒茜 李波 時間:2018-7-7 閱讀:
鄒茜 李波
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
安全生產始終是管道企業的第一要務,管道企業一切工作的核心都要圍繞著安全生產來開展。基層站隊是安全生產的基石也是上級決策部署的執行者,是政令落地的“最后一環”。開展基層站隊標準化建設工作,旨在規范和指導站隊現場管理和作業活動,全面識別和有效控制生產作業活動風險。
西氣東輸管道公司通過開展基層站隊標準化建設,重點提升“風險辨識、風險管控和應急處置”三種能力,堵住每一個系統漏洞,守住每一道防線,從根本上防止或減少事故的發生。
1 以標準化管理手冊為綱,奠定達標建設基礎
《基層站隊標準化管理手冊》是標準化建設的工具書和指導書,應保證基層站隊的員工能看得懂、易查找、可操作,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。該手冊是在原《站場(閥室)標準化管理手冊》基礎上,向全體員工征集修訂意見共1786條,組織公司安全總監、站隊長60余人舉辦了3次研討會,反復修改20余稿而最終形成。手冊包含《總則》和《視覺形象標準化》《基礎管理標準化》《設備設施標準化》《崗位作業標準化》和《員工之家標準化》五個分冊,明確了軟件、硬件的標準化管理,提升了手冊的可操作性及適用性,建立了標準化建設與管理規范,并在公司基礎管理體系平臺上線運行。
2 以風險辨識為切入點,全面把控作業風險
2.1 深度辨識設備和作業危害因素
從生產運行、管道、工程、物資、車輛等崗位入手,梳理日常工作、設備維護、高危作業、檢維修作業等工作行為,辨識出常規生產作業存在危害因素808項,評價出具有中高度風險的危害因素229項,制訂了針對性的管理方案、應急預案及管控措施,并按照管控責任分級落實到崗位。常態化運用“場站HSE風險管理系統”等信息化風險管控工具,以作業指導書、工作前安全分析(JSA)、操作票、作業許可證等為載體,將HAZOP分析、事故事件、變更管理中辨識出的新風險融入其中,做到對風險心中有數。
與2015年相比,公司高危風險作業由4532起下降為2366起。通過實施標準化站隊建設工作,2016年未發生因風險辨識不到位導致的生產安全事故。
2.2 實現現場安全目視形象標準化
危險信息最直接、有效的傳達方式是使用安全標志、顏色標記和安全屏障。分7大區域列出106項目視化要求,根據現場風險、隱患辨識和評價結果,采用掛牌、標識、隔離、劃線、上鎖等手段,將風險提示和控制標準安置于檢查點中。設置現場工藝流程圖、逃生路線及消防設施分布圖,并通過紅黃綠三種顏色對應提示現場的高風險、中風險、低風險區域,做到現場管理要求直觀、清晰、明確,風險提示到位,便于員工在巡檢過程中一目了然,對比糾偏,警示員工不安全行為,便于員工操作執行。
3 以風險管控為核心,把握安全生產主動權
3.1 建設設備設施標準化現場
優化生產運行組織,按照“運檢維”一體化作業方式實施區域化管理,通過“集中巡檢”“集中監視”及時發現設備異常狀態,建立集中監視報警考核制度,將設備故障報警率納入生產運行考核。非提示類報警平均日報警率由2016年1月份的0.160%降低到12月份的0.004%,2017年9月降低到0.003%,報警率大幅減少,設備的完好率、可靠性和穩定性大幅提高。通過區域化管理集中調配整個作業區的資源,將站場工作重心由運行監視轉到設備設施的維修維護,開展員工崗位輪換,提高員工技能水平。定期開展專項檢查與檢驗,在二級單位開展設備春秋檢的基礎上,由公司組織技術骨干成立抽查小組選取10%的場站開展公司級春檢質量驗證,驗證發現問題296項,提出建議58項,經驗分享7項,設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。
3.2 實現“一票兩卡、標準化操作”
基層站隊標準化建設的核心是崗位作業標準化,保證作業操作規程可靠,現場作業安全規范。結合基礎管理體系推進工作,梳理現場主要生產任務的工作依據、內容、頻次、記錄和體系文件298項,精簡站隊需填報的表單106項(由242項刪減為136項),減少了記錄龐雜、交叉、重疊的現象,使基層工作量得到減輕。提升崗位作業“一票兩卡”(操作票、維檢修作業卡和應急處置卡)的適用性,形成操作票清單模版40張,維檢修作業卡模版146張,應急處置卡模版21張,崗位作業類文件119份,將復雜問題簡單化,簡單問題標準化。站隊結合實際情況編制適用于本站隊的“一票兩卡”清單,明確崗位操作的具體內容和風險管控要求,做到只有規定動作、杜絕自選動作。
規范應用“一票兩卡”,實現風險受控前提下的崗位作業標準化。現場作業嚴格執行“唱票”制度及“二十一步”工作法,按照維檢修作業卡及對用電、用火等特殊作業的安全措施現場檢查確認的要求,逐項完成并簽字確認,規范員工崗位作業,上標準崗、干標準活,實現作業過程中風險的最小化和工作效率的最大化。培養基層操作人員、作業人員“風險預控”的意識,養成“動手之前先動腦,操作之前先思考”的習慣,開展員工技能鑒定,強化崗位執行,有效管控作業風險。
3.3 實現預防為主風險管控閉環
積極開展“事件”、“問題”、“隱患”及“故障”的管理整合,由事后汲取教訓、責任追究向事前風險管控、過程隱患排查與整治轉變。公司逐步完善按“兩個集中”要求開展巡檢巡查、發現問題現場錄入、按責任分配整治任務并及時跟蹤銷項的系統管理模式。將隱患排查與更改大修相結合,要求對所有的設備故障錄入故障庫,由生產運行部門明確責任歸屬并限時維修;72小時內不能及時維修完成且存在事故風險的故障,納入隱患臺帳由安監部門跟蹤管理;屬地單位將事故事件、隱患錄入HSE 信息系統,由公司通過月度HSE工作簡報實現排查、整治、銷項的閉環管理。
通過實施標準化站隊建設工作,2014年至2017年公司生產安全責任事故、較大影響生產安全事件發生起數逐年下降,分別見表1、圖1。
圖1 2014―2017年公司較大影響生產安全事件發生趨勢
3.4 充分利用事故事件寶貴資源
重視事故事件資源利用。經過5年時間狠抓事故、事件信息上報工作,2017年公司上報各類安全生產事件12745起,上報數量連續5年位列集團公司第一。開展事故事件月統計分析,形成季度統計報告,各級業務主管部門按照職責權限開展事件調查工作,每年編制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匯編,分析事件原因、分布特點、趨勢走向,通過歷史數據進行安全風險預警,總結、提煉安全生產建議,起到了警示、教育和分享提高作用。建立事故及較大影響生產安全事件信息通報機制。實現每起事故、較大影響生產安全事件發生后24小時內通報到關鍵崗位、48小時內傳達至公司每一名員工。確保事故事件發生后舉一反三,及時對同類設備設施和管理缺失進行對照檢查和整改,作為隱患排查和風險超前防控的有效手段。
4 提升應急處置能力,實現突發事件處置標準化
為促進基層站隊應急處置能力向“化繁為簡、實戰管用”方向發展,讓員工有本安全“明白賬”,公司將場站著火、爆炸、天然氣泄漏、供電中斷、恐怖襲擊等21類突發事件的處置方案編制成簡練、明確的流程與指令,制作成卡片放置在場站控制桌面,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供了標準。強化急救培訓,使員工深入了解和掌握救援的過程和方法,提升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技能。每月開展一次應急預案演練,每半年開展一次消防實戰演練,每年與地方政府開展一次政企聯合演練,并邀請第三方評估演練過程效果,對提升基層崗位應急處置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
5 提升HSE體系管控水平,實現達標考核一體化
將標準化建設達標驗收與HSE體系審核、安全檢查相結合,采用同一套考核標準。公司HSE量化審核標準中納入站隊標準化建設檢查要求,作為生產現場專業審核標準予以體現和補充,強調對現場風險管理的關鍵過程控制,重點考核“風險辨識、風險管控和應急處置”三種能力,在保證基層站場符合量化審核標準的同時,滿足站隊標準化達標建設的要求。達標驗收考核結果納入HSE績效考核,并與安全環保履職考評掛鉤,評估結果作為干部聘用、員工上崗、轉崗考察,以及業績考核、安全環保責任制落實的重要依據。
作者:鄒茜,女,1982年生,2007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,獲理學碩士學位,現主要從事質量標準管理工作。
《管道保護》2017年第6期(總第37期)
上篇:
下篇: